天府之国四川地势奇特,四周环山,古代时交通极不发达,因而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说。而修栈道是解决四川交通的有效办法之一。
最初的栈道具体发端于何时也许已经很难考证。未列入正史的传说时代,周武王伐纣时,据说就有来自南方和西北的庸、蜀、羌、髦、彭、濮等古国和古民族参战,这说明,早在中国历史上的传说时代,秦岭已经不可阻挡兵马。
栈道,又称为阁道、栈阁。修栈道是在河岸崖壁上凿洞架木,再铺上木板,上走行人车马,下是激流险滩。
据考古资料记载栈道的修建方法多种多样,标准的修建方法是:
在河中石底上凿出竖洞,插上坚木作横梁的支撑,另在峭壁上凿洞插入横梁,在横梁上铺起木板,也有将木梁改用石梁的,如李白《蜀道难》中说的“石栈”。有的栈道在边缘装上栏杆,以更安全;也有简易险要的栈道,即横梁没有用立柱支撑,栈道上过人马车辆时,板响梁震,令人心惊胆颤。那些修建在悬崖峭壁上的栈道,人行其上,俯视下面的万丈深渊,让人头昏目眩。
历史上,有关栈道的故事有很多。著名的有“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诸葛亮“六出祁山”等,不过,其中也有一条栈道,竟然还与一位女人有关,甚至它的名字也因此而来,这就是“荔枝道”。当年唐明皇爱妃杨玉环偏爱荔枝,宫廷在四川涪陵专门育有荔枝园,并特别修整四川涪陵至长安的道路,取道达州(今四川达县)的间道,从陕西西乡快马入子午谷,全程至长安不过三日,如此进贡给杨贵妃的荔枝新鲜如初。
在广元寺北面45公里的朝天镇附近,有著名的蜀道名关“朝天关”。关下是险峻的明月峡,在上游不远是清风峡,栈道就开凿在嘉陵江东岸峡谷的峭壁上。现栈道已废,岩壁上栈孔仍存,分上中下三层:上层用以搭篷遮雨;中层孔洞用来横插木桩,铺上木板作行道;下层孔洞是支撑孔眼。孔洞直径约30厘米,深约50厘米,栈道存在时似凌空廊阁,称为“云阁”,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四川古时有“栈道千里,通于蜀汉”的说法。除了蜀道上的栈道外,在岷江上游的羌族地区,也开凿有许多栈道。如今栈道虽无踪影,只留下了千千万万个栈孔,但仍让人们可以想象出古人进出四川的艰难,品味出大诗人李白《蜀道难》的创作意境。
版权所有 翻历史网 Copyright 2018-2022 皖ICP备1502110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