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名称的来历,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点在哪?

发布时间:2019-08-15 14:03传承者:Fanlishi来源:未知
字号:

关于春秋战国的分界,主流的有以下两种。

是以左丘明的《春秋左氏传》记载的终年为春秋战国的分界线,也就是公元前468年。

是以"三家分晋"这一事件作为春秋战国的分界线。以三家灭智(公元前453年)或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为标志。

现在学者为了方便,一般将平王东迁至公元前476年划为春秋,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划为战国。

春秋战国名称的来历,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点在哪?

关于春秋和战国的区别,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描述:

春秋战国名称的由来不同

"春秋"之名,得于孔子编撰的《春秋》,因书的记事与春秋时期历史阶段基本吻合,故名"春秋"。"战国"之名,因其时代特征——各诸侯纷争战乱不休而得。

春秋战国主力构成不完全相同

春秋是春秋五霸(齐、晋、楚、吴、越;一说:齐、晋、宋、秦、楚),战国是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春秋与战国时期战争的性质不同

春秋时期的战争,主要需求是领土扩张,掠夺称霸,是奴隶主大国争霸战争。战国时期的战争,则升级为封国间的相互兼并战争,以灭亡对方为目的,并最终导致一个统一国家形成。

春秋与战国时期周王室所处地位不同

春秋时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向"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过渡,周王室虽然已经在衰微,但依然是各诸侯国名义上的共主,诸侯依旧需要履行义务。譬如定期朝见、上供、协从作战等,周王室依然具有一定的号召力。战国时期,由"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转向"礼乐征伐自卿大夫出",周王室彻底衰微,不仅表现在其统治的地域的缩小,不过局促于一个小地方苟延残喘,更表现在各国势力的坐大,不再听命服从于周王室,也不再主动履行义务,以至于周王室穷困衰微,为了生存甚至违反"天子不可向诸侯索要供物"的规矩。

春秋与战国所展现出的时代潮流不同

春秋时期,所展现的更多是从诸侯在周王室统一管辖下治理地方到分裂为数个小国家,彼此混战,这时天下是分裂的。战国时期,由于长期战乱,一方面加速着民族融合,一方面也使人民逐渐厌战,渴望出现一个强大势力统一全国。因而已经由分裂开始转向统一,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兼并性质更浓,为秦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铺垫。

春秋战国名称的来历,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点在哪?

春秋与战国时期"礼"的地位不同

虽然提起春秋战国,我们常常会笼统的概括为"礼崩乐坏",但二者崩坏的程度其实是不同的。春秋时期,以周王室为天下共主的意识有所动摇,但尚未完全摧毁,两军交战,一定程度还遵循着合乎礼法的作战方式——双方都需列好阵势才可作战,不可对失败者赶尽杀绝,不可以杀老者和小孩。譬如最后因作战而死的宋襄公就是一例(当然这个人物如何本身存在争议,这里暂且不论)。到了战国时期,双方交战讲究"兵不厌诈"、"出其不意",譬如鬼谷子的出现,《孙子兵法》的流传于世,就是很好的证明,这个时候"礼"基本已经破坏的很严重了,双方交战也不再点到为止,演变成"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大规模坑杀俘虏的情况也不少见。

春秋与战国时期所展现的社会风貌不尽相同

从经济方面来看,相较春秋时期,战国时新兴地主阶级势力更大,对经济的控制权逐渐从旧贵族转移到他们手中;从文化方面来看,相较春秋时期,战国时文化的"地区化"更加明显,譬如就出现了"东方齐系"、"东北燕系"、"南方楚系"、"北方晋系"、"西方秦系"这五大文字系统。

综上看来,将东周划分为春秋和战国,是有其必要性的。

透过春秋与战国时期的这些不同,我们也能感受到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潮流。可以说正是这一动乱的时代,才使周王室一些陈腐的东西被打破,社会出现积极革新的风气,新的思想与新的发展交叠出现,这无疑为古代中国走向更广阔的未来奠下坚定基础。

本文链接:http://www.fanlishi.com/lishi/zhongguo/387.html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投诉建议
通过E-mail将您的想法和建议发给我们
稿件投诉:ycw0925@qq.com
广告合作:178746369
联系我们
翻历史网热线:178746369
官方交流群:839696151
官方客服QQ:178746369
  • 翻历史网Fanlishi-文史经典传承者

版权所有 翻历史网 Copyright 2018-2022 备案皖ICP备15021109号-3